鳳尾蕨科
學名:Pteris semipinnata
英名:Semi-pinnated Brake
日名:ハンペンウラボシ
別名:粗蕨草、金釵鳳尾蕨、半邊旗、單邊旗、半邊蕨、甘草鳳尾蕨、大甘草蕨
多年生草本地生型植物,根莖橫臥,被膜質鱗片,鱗片披針形,黃褐色,全緣,先端尖銳。二回羽狀複葉,在第二回羽狀葉的特徵,只有半邊的羽葉,靠近羽葉尾端部份只有一回羽狀葉,嚴格說來,只有一回半的羽狀複葉;葉柄及葉軸均為黑紫色有光澤,光滑,營養葉先端及葉緣呈鋸齒緣。孢子囊堆線形,著生在小羽片邊緣;孢膜全緣,硬膜質。產生孢子的季節主要在春秋兩季。
喜溫暖至涼爽的環境,不耐寒冷。半日照或全日照,避免強烈陽光直射。栽培介質應富含有機質,且排水性良好,避免根部積水。以孢子繁殖。
可做庭園地被植物或盆植觀賞,葉可做插花材料。根莖和嫩葉可食用,但需注意過量食用可能造成的影響。 全草可入藥,清熱涼血,消腫解毒。治痢疾,牙痛,痔瘡,瘡傷出血,蛇傷。有止血、生肌、解毒、消腫之效。主治跌打損傷、目赤腫痛、疔瘡、外傷出血。全草煎服可清涼解熱,是有名的青草茶。
原產台灣、中國和日本。是一種常見於台灣低海拔陰濕環境的蕨類植物,其葉片呈現不對稱的半邊羽裂是其最顯著的特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