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龍骨科
學名: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
英名:Little-leaf Lemmaphyllum
日名:まめわらび「豆蕨」
別名:石瓜子、鏡面草、螺厴草、豆片草、抱樹蕨、飛蓮草、抱樹蕨、抱樹蓮、瓜子草、瓜子金、地連草、風不動
多年生草本植物,小型蕨類,附生樹幹上或岩壁上。根狀莖細長,橫走,有細且近圓形或卵形的鱗片密附其上。葉疏生,可分成孢子葉與營養葉,營養葉形狀圓形,肉質。較接近圓形的葉子只能行光合作用,稱為『營養葉』。細長形的葉子不僅可以行光合作用,更能生長孢子囊群,稱為『孢子葉』。孢子囊群沿葉緣連續密生成狹帶狀,棕褐色。產生孢子的季節主要集中在夏季。
喜潮濕、陰涼的環境中生長。以分株或孢子繁殖。
可做庭園地被植物或用蛇木柱栽植觀賞。全草可入藥,清肺止咳、涼血解毒、潤肺止咳。治肺癰,咳血,衄血,尿血,白帶,關節炎,跌打損傷。
原產台灣、中國大陸、韓國、琉球。台灣從平地到中海拔,都可以看到伏石蕨的蹤跡,附著在岩石或樹上,葉子小巧、肉質,耐乾旱。伏石蕨的營養葉可以在缺水時掉落,待環境好轉後再長出新葉,這是它在乾旱環境下的生存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