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科
學名:Entada rheedei
英名:Soap-bark Vine、Climbing Entada
日名:たいわんもだま
別名:枋、烏鴨腱藤、榼藤子、牛腸蔴、老鴉胗、烏鴉腱藤、象豆、過山龍、大血藤、台灣鴨腱藤、厚殼鴨腱藤
攀援木質藤本;全株無毛,攀援老莖會呈現螺旋翼狀莖。二回羽狀複葉,具葉柄,葉柄先端常具 2 裂之卷鬚;小葉 2 對,卵形或長橢圓形,鐮刀狀彎曲,鈍或銳頭,硬革質,葉緣為全緣。穗狀花序,葇荑狀,腋出;花細小、光滑、淡黃色,3-4月開花。莢果,扁平,長 30~120 公分,寬 7.5~12 公分,略灣曲,有節,節部兩緣略凹陷;種子徑 4~8 公分,黑褐色,扁圓形或扁橢圓形,表面光滑略帶網紋,邊緣無凹溝,果實八月成熟。
喜溫暖潮濕的環境中,需要充足的空間生長。喜全日照,亦可半日照。具有中等耐溫能力,能承受 5℃ (41℉) 到 43℃ (109℉) 之間的溫度波動。它能夠抵抗輕微寒冷,但對熱的適應性更佳。以種子或扦插繁殖。
可做庭園棚架植物,綠籬植物。種子碩大、種殼堅韌,可作民俗醫療刮痧用具。根、莖及種仁可入藥。
原產台灣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菲律賓。鴨腱藤被植物界視為「台灣之寶」是台灣最大的豆科植物,也是世界上最大顆的藤類種子。它還有一個名稱「刮痧果」可做刮痧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