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櫚科
學名:Elaeis guineensis
英名:Oil Palm、African Oil Palm、Macaw-fat
日名:
別名:油棕、油子
常綠喬木,幹單立,為老葉殘存的葉柄所包覆,葉大而數多,開展於幹頂成圓闊的樹冠,高可達 15 公尺以上,徑 30~80 公分,為老葉殘存之基部所包被。多數的大形羽狀複葉,頂生構成圓形而密實的樹冠;葉長 3~6 公尺;小葉 50~60 片,長 60~140 公分,寬 3~5 公分,線狀披針形,漸尖,先端不整,下垂;基部之小葉變為刺狀;葉柄寬而肥厚,基部有刺狀齒。肉穗花序腋生,佛燄苞 2,披針形,雄花序總軸成螺旋狀互生,雄花呈螺旋狀密生於花序分枝上之各花苞內,開放時自分枝基部向上漸開;雌花序總軸有 100~150 支軸螺旋互生,每一支軸有 12~40 朵雌螺旋狀著生其上,四季開花,花小且顏色淡黃色,不明顯。果實為卵圓形、長橢圓形或倒卵形,熟時由黃轉為橘紅色,再轉黑褐,種子黑色,每個種子形狀都不太一樣。
喜好陽光,雨季不可太長。年均溫度在攝氏18℃以上,溫度不可有大幅度變化。對土壤的要求較低,可以生長於砂質淋溶土上,但在厚而肥沃的壤土或沖積土上的產量會更高。波狀起伏,排水良好的地形最佳。
公園或庭園樹景觀樹、行道樹。外果皮富含油脂,可煉製優良的食用油,油棕仁可生產醬油,油棕殼可生產活性碳。根可入藥。
原產熱帶西非。台灣首度於 1898 年由福羽逸人引入,其後於 1903、1907、1909、1938、1967、1970 年續有引進。1911年開始在非洲商業栽培。1917年開始在東南亞商業栽培。至1954年,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棕櫚油產量已占全世界的31.2%(由於油棕引入亞洲後果仁變小,因此果仁油產量只占全世界的9%),奈及利亞和比屬剛果的產量則占世界產量的34.7%和22.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