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山蘇
台灣山蘇

鐵角蕨科

學名:Asplenium nidus

英名:Bird’s-Nest Fern、Nest Fern

日名:

別名:台灣巢蕨、鳥巢蕨、歪頭菜、鳥巢羊齒、雀巢羊齒、台灣山蘇花

簡介

多年生草本,台灣原生,非洲至玻里尼西亞一帶、澳洲、亞洲熱帶區、東南亞亦有分佈。根莖短而粗;葉自地下莖環狀著生,由中心向四方開展而成巢狀。葉披針形,先端漸尖,全緣微呈波浪狀;葉脈在中肋有明顯突出於葉背;葉色正面翠綠;葉柄短而多肉,黑色,基部被有黑褐色線形鱗片;孢子囊群線形,位於中肋和葉緣之間,由中肋延側脈著生。

栽培

半日照溫暖環境,耐旱但忌強光,生命力強健少有病蟲害,土質不拘。冬季生育緩慢,夏秋發育快速,喜好溫度介於 20~30°C之間。以孢子繁殖。

應用

嫩葉具特殊風味,可川燙炒食,也是著名的插花葉材。具藥用,全草清熱解毒。可做遮蔭處地被植物,室內盆栽、小型盆栽或附生種植。

知識

台灣野外常見有三種山蘇,台灣山蘇(Asplenium nidus)、東洋山蘇(Asplenium australasicum)和山蘇花(Asplenium antiquum),東洋山蘇和台灣山蘇分布於台灣低海拔地區,而山蘇花分佈在中海拔山區。此三種的差異為:山蘇花其孢子囊長度約和側脈長度等長,且其株型較小,而東洋山蘇和台灣山蘇株型較大,孢子囊長度約為側脈長度的一半。東洋山蘇其葉軸在遠軸面具有顯著隆起的中稜,而台灣山花其葉軸在遠軸面僅為一段的突起,且其上不具中稜。除此之外,亦發現疑是山蘇花與台灣山蘇花的雜交種。目前種植以南洋巢蕨和台灣山蘇花較多且產量較高,而山蘇花較少。
除原生種山蘇花外,市面上也出現許多園藝品種,如圓葉山蘇花(Asplenium nidus cv.“Avis”)、羽葉山蘇花(Asplenium nidus cv.“Fimbriatum”)、波浪山蘇花等。(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90-4 (No.113)